当前位置: 首页 > 银龄风采 > 老科学家先进事迹

退休后继续笔耕不辍的原道谋

时间:2019-08-28 来源: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河北省国资委 荣敬义

  原道谋同志是在"哪里需要到哪里,哪里艰苦哪安家"的大环境中成长的。在46年的工作历程中,随着国防工业发展,工作频繁调动,前30年间所从事的专业平均每5年"改行"一次,大的工作性质变动有四次,其中,担任教师与教务长18年、国防企业总工程师12年、省厅厅长11年、省人大常委5年。
  这种"拼盘"式履历自然会影响专业技术的深化,他却能够坦然面对,并认为这种由"教育企业行政立法"构成的人生轨迹,极其适合于开展跨学科研究。于是,晚年更加抓紧宝贵的"夕阳期",将党和人民几十年培养积累的经验教训,应用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的深层经济理论探讨。概括他退休后的科研活动,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他注意到,早在1972年联合国便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从1974年开始,每年的6月5日都以"世界环境日"为主题,推动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但是,为何全世界至今仍处于"生态环境治理只能做到局部改善,却难以遏制整体恶化"的困境?
  一是,他比较了各个历史阶段中生产力要素的差异,意识到:开始于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将几千年来以地表资源为主的生产活动改变为以地下资源为主,排放与积聚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废弃物。对几十亿年以地表以上空间形成的生态环境,则是一种突变性干扰,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原有平衡机制,而且超出了其自净化能力。人类若无摆脱途径,全球经济发展将难以为继。 
  进而,运用跨学科知识,归纳出了相应的理论论证方法。
  例如,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概括出:对地球而言,各类污染最终皆导致环境熵的净增长。再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自组织过程"入手,将开放系统的耗散结构理论用于解释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进而逐步认识到,在大自然中,污染物之间有可能存在着类似于开放系统的"准自组织过程"。一旦陷入恶性循环,人类将失去对生态环境的控制能力。从而提出了:人类对此若不警惕,任凭污染无止境的扩张,地球将面临�"皮肤癌"的危险。
  二是,探索国际上可以接受的防治理念。
  从全球角度出发,经过反复论证,根本性防治措施应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守"以地球最佳承载能力为前提,以环境熵最低净增长为制约"的客观规律。2001年,第十二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在我国的香港和北京召开。他长期酝酿而成的《环保生产力21世纪生产力发展的主题》论文在北京会场上发表。发言后,在场的一位欧盟环保官员走到他面前说:"先生!祝贺你,我认为你提出的经济发展规则是驳斥不倒的"。
  三是,继续延伸,探索具有普遍规律的具体解决模式。 
  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的鼓舞下,他于2002年在中国第十二届生产力年会上发表了《21世纪生产力发展方针的热力学思考,兼论环保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条件--有控物质消费》一文,提出了面对全球性物质资源匮乏,环境熵污染严重的现实,关键对策是深入探讨热力学理论在提高物质生产力中的应用,努力做到"物尽其用"。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以知识生产力为代表的广义文化生产力。只有如此,才能持续提高智能资源比重,相应降低物质资源消耗比重,确保我国GDP的可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四是,为了回答国际上对我国能源消耗较高的指责,该文还提出了"相对能量产出指数"概念,所计算的美国能源利用率竟低于中国。这种新的计算方法不仅有利于产业的耗能指标控制,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争取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例如,占世界人口比例6%的美国,却消耗了世界资源总量的30%。照此下去,全球资源仅能满足占世界人口18%的发达国家需要,完全剥夺了占全球82%人口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何在?
  该文发表后被编入国内检索文献。2005年获得中国生产力学会论文特等奖。
  五是,创新观念,争取提高我国生产力科学的国际地位。
  2004年9月,世界生产率联盟所属的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长乔治·史密斯前来北京参加中国籍院士座谈会。原道谋在事先征得中国生产力学会领导同意后,在会上提出了"创建生产力科学大部类的建议"。散会后,乔治·史密斯握着他的手说:"感谢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2005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上,他正式发表了题为《创建生产力科学大部类的立论基础,及「科学」三元原级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出应将已经沿用了150余年的科学二元原级分类模式改革为三元原级分类模式。乔治·史密斯也参加了这次会议,感慨地说:这是一项很有远见的研究,应该继续进行下去。该文近期即将发表于《生产力研究》。 
  六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原道谋认为,深层经济理论研究主要是探索发展方向与方针,社会的经济发展则要靠应用研究提高。因此他始终保持着与相关企业的密切联系。例如,2002年受石家庄金达机械厂邀请,参与研究利用秸秆生产牛羊的"压缩饼干"秸秆压块饲料加工设备。为了推广这项新技术,在2002年全国召开两会期间,于3月11日与《经济日报》记者李东顺联名发表了一个整版的《畜牧业跨跃式发展之路》,事后在国内养殖业界引起了重视。
  又如,早在1998年便根据能源短缺的趋势,建议石家庄某研究所提前思考汽车动力的改革方案。该所提前开展了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数码控制与设备研究,目前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八项,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中汽车动力改革重点项目研究单位之一。
  2004年,在担任河北省立法研究会副会长期间,结合经济工作中"有法不依和无法可依"现象,主持了《河北省工业经济法制环境研究》大型课题。从立法、执法与守法角度阐明了法制环境在经济发展诸要素中居于首要地位的论点,提出了法制要素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唯一可按主观意志调控的要素。该课题有利于促进经济界与法学界之间的交流、理解与互动,已通过评审。 
  2005年,应上海东华大学旭日管理学院的邀请,面向该院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做了题为《热力学理论在经济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学术报告,并提出了在经济工作中应重视由"机械论物质观"向"熵物质观"转变的新应用理论研究。此外,他很重视发挥离退休老同志银发资源的作用。除与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段怀慈同志联名撰写了《论老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已纳入省老龄委文集)外,还向省国资委提出了《开发银发资源为国企转变经济增长服务》的建议等。
  七是,积极参加社会学术团体组织,从1984年我省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开始,历次当选为第一、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第三、第四届理事会顾问。曾分别被评选为河北省老科协与中国老科协"先进老科技先进工作者"。
  早在老科技工作者献计献策会上,他便提出要重视我省非均衡产业结构刚性较高的问题。2004年,由亚行资助的河北省发展研究报告中又提出了环京津地区存在着一个由河北24个连片县构成的"贫困带"。对此,他十分关注。他认为,摆脱贫困的关键是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高当地生产力水平。河北省老科协很重视他的建议,发挥省老科协的多学科优势,争取以《生态互联经济--环京津贫困带加大经济发展步伐的主战略》为主题,深入到环京津贫困地区开展相应调查研究和发展项目论证,努力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为贫困地带与全省其他地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服务。 
  在省老科协主持与承德市老科协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已经达成预期目标,获得积极成效。

作品来源:河北省老科协       

留言

在线留言

留言人
联系电话
留言内容
×